前言 #
2024年檀國大學藝術學部新音樂系正式升格新音樂學部。
我曾於2023年撰寫過一篇名為檀國大學新音樂系介紹 2020-2023年 的文章,如對本系所的過往課程Roadmap有興趣歡迎點選閱讀。
本篇文章以在學生的角度(2023~),盡量客觀分析優缺點給各位參考,作為是否要報考檀國大學新音樂學部的參考。
簡介 #
2001年檀國大學開設了生活音樂系(생활음악),招生歌唱、樂器以及作曲專業。 主要教授音樂科技(Music technology)及音樂表演(Music Performance)。
目標為培養能夠適應融合音樂與科技的未來並且具有創造力和未來指標性的音樂家。
系所在2020年改名為新音樂系(뉴뮤직),其後於2024年升格為新音樂學部。
並且原招生歌唱、爵士表演(樂器)以及作曲專業正式設立為名為Singer & Song Writing專業、爵士表演專業以及Music Technology專業的系所。
期間課程Roadmap也進行兩度大幅度修改,並將專業更加細分。
2020年由生活音樂系更改為新音樂系時,增設了音響工程及聲音設計專業。
一年級時這兩項專業與作曲合併在名為***Music Technology(뮤직테크놀로지)***的專業中,二年級才開始細分三項專業。
2024年升格為學部後,Music Technology專業取消前區分專業的方式,更改為招生時區分***電腦音樂作曲(컴퓨터음악작곡)與Music Technology&Performance專業(뮤직테크놀러지&퍼포먼스)***兩項專業
雖然改名前後名稱都蠻不吸引人的,但跟他校實用音樂系體系並無明顯區別。
系所位在天安校區。
優點 #
-
四年制大學: 不多解釋,畢業可以拿到學士學位。
-
同儕實力優秀: 因為檀國大學本身排名不俗,入學競爭率相對高的情況下,選拔出的學生實力相對也高。
當然這樣的實力也是大家努力出來的,系館通常24小時都有人在練習,每天練個6-8個小時都是稀鬆平常的事。 -
師資: 許多在業界相當有名的音樂人、職業樂手在我們學校任教。也有許多教授有留美留歐的經歷(Berkely等音樂學院)。
我的專業實技教授甚至同時任教於第一志願首爾藝大,雖然考不上首爾藝大,但享受同樣的師資讓我相當滿足。 -
國內外交流: 系所與多個專業機構和團體進行交流,不時會邀請國內外音樂家訪校辦大師班講座,每學期也舉辦演出提供學生許多校內外演出機會。合作單位包括:
- 忠南音樂創作所(충남음악창작소)
- 想像空間(상상마당)
- Fluxus Music(플럭서스뮤직)
- 蛇島青少年爵士中心(자라섬청소년재즈센터)
- 英國ICMP大學(영국 ICMP 대학)
- 中國山東省藝術大學(중국 산둥성예술대학)
- 印第安那音樂學院(인디아나음악대학)
-
留學生相對較少: 套一句我朋友的話就是檀國大學是好學校吊車尾。
按照現環境來韓留學實在太容易了,因此首爾的名校都擠一堆留學生,但實力如何不得而知,甚至有些系專門收外國人薛錢。
話說得比較重,但我所見及經歷的情況確實如此,因此留學生少的情況下,留學生活的品質相對提升。 -
生活機能方便: 校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恰到好處,校內設施都是徒步可及的距離。
校園周邊該有的都有,坐公車十分鐘到巴士轉運站,再坐一段路便到地鐵站。
高速巴士直達首爾高速巴士轉運站,大約1小時至1小時30分鐘,搭地鐵也差不多時間,只是很不舒服。
巴士轉運站附近算是天安的鬧區,有新世界百貨公司,周邊類似西門町商圈,相當熱鬧。
檀國大學天安校區較特別的是,學校旁有個湖叫做천호지,算是蠻有名的景點,因此有環湖步道,周邊也相當多漂亮的咖啡亭。
缺點 #
其實身為一名留學生,我對學校其實沒有甚麼不滿,有的話也不足以掛齒,又或是說是私人因素導致。
以下列出的幾項大多是我同學們跟我抱怨的:
校舍設備老舊:
系館相對老舊,近幾年蓋了一棟新的牙醫系大樓,相比之下,差距相當之大。
設備方面,樂器很多都用了十幾年也沒打算更新,不過使用上沒什麼不便,頂多平常閒聊吐槽兩句。
2025年更新:
系所於2023年暑假進行翻修,將二樓部分舊教室翻修,新增數10間個人練習室(琴房),並將原大型練團室改建為小型演奏廳,且配備專業錄音設備,更而外添購許多器材。
2025將一樓舊教室及倉庫翻修,新增數間練團室及爵士鼓練習室,配置懸浮地板及氣密門。
經歷兩度翻修後,我認為即便系館並不是新大樓,但擁有的資源已經算是相當豐富了。
- 物價較高: 我同學說因為三星在天安有廠房導致物價比較高,我是不太清楚這有甚麼關聯,總之物價跟首爾差不多,但這裡沒首爾那麼繁榮所以相對之下較高。
- 位置偏遠: 對老家不在天安的韓國人都算偏遠,而我則完全不在意。
專業介紹 & 課程road map #
以下內容參考檀國大學新音樂學部官方網站,並由筆者補充說明。
關於畢業學分標準及爵士表演專業Road Map的詳細說明可參考筆者先前撰寫的檀國大學新音樂系課程介紹
。
另外關於韓國本國生與國際學生的畢業學分標準可能因專業不同產生差異,詳細得近一步查詢。
爵士表演專業(樂器專業) #
簡介 #
爵士表演專業旨在培養爵士及現代音樂專家的人才。
本專業基於由簡入繁階段性設計的系統化教育課程,目標是培養能滿足新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
教育目標 #
該專業致力於指導學生演奏音樂、作曲、編曲,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聲音,並提供對現代音樂的準確理解,以便學生能夠在各種音樂領域成功展露頭角。具體目標包括:
- 培養創意的爵士音樂家
- 培養具有實力的實用音樂專家/教育者
- 培養具宏觀視野的現代音樂家
實現教育目標的策略 #
爵士表演專業的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具備爵士和現代實用音樂的基礎知識與理論、實作能力的音樂人才,並幫助學生培養作為爵士音樂家和實用音樂演奏者的自我主導能力。
專業課程設計尊重學生的學習選擇權,提供廣泛的選修課程,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領域,發展個人的音樂性,並擴展畢業後的職業選擇。
學科特色 #
本專業是一個以爵士音樂為基礎,專注於現代音樂市場趨勢的特色化學科。我們認知到系統化和專業的高品質爵士與現代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並提供能在全球舞台上活躍的專業人才培養課程。
畢業出路 #
畢業生可以從事以下職業:
- 爵士音樂家
- 演奏家
- 現代音樂家
- K-Pop音樂人
- 實用音樂專家
- 作曲家
- 作詞家
- 編曲家
- 音樂製作人
其他 #
新音樂學部爵士表演專業的學生活動可以在我們的系所YouTube頻道上觀看。
招生專業 #
吉他、貝斯、爵士鼓、鋼琴、管弦樂
課程 Road Map #
實現教育目標的策略 #
創作歌手專業的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具備流行音樂的基礎知識、理論及實作能力的音樂人才,並幫助學生培養作為創作歌手的自我主導能力。
專業課程設計尊重學生的學習選擇權,提供廣泛的選修課程,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領域,發展個人的音樂性,並擴展畢業後的職業選擇。
學科特色 #
本專業是一個以流行音樂為基礎,專注於全球音樂市場趨勢的特色化學科。我們認知到系統化和專業的高質量實用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並提供能在全球舞台上活躍的專業人才培養課程。
畢業出路 #
基於專業化的創作歌手教育課程,畢業生可以從事以下職業:
- 創作歌手
- 流行音樂專家
- K-Pop音樂人
- 實用音樂專家
- 聲樂演唱者
- 作曲家
- 作詞家
- 編曲家
- 音樂製作人
課程 Road Map #
Music Technology 專業 #
簡介 #
旨在培養對聲音探索和創意音樂製作感興趣的人才。
該專業以音樂科技為基礎,結合廣泛的音樂領域,適合作曲家、演奏者、聲音設計師等。
該專業提供以音樂科技為基礎的新音樂嘗試和創作教育項目,致力於培養能夠引領實驗性電子音樂、各種音樂風格以及影像音樂作曲和聲音設計等廣泛音樂與聲音實務領域以及融合藝術領域的音樂人才。
課程安排 #
- 1、2年級:學習傳統音樂理論、作曲和演奏技巧的同時,建立音樂科技和音響理論的基礎。
- 3、4年級:學習電腦音樂軟體作曲法、聲音合成、電子音樂表演等課程。
細分專業介紹 #
- 電腦音樂作曲專業(作曲、聲音設計)[컴퓨터 음악작곡 전공 (작곡가, 사운드 디자이너)]
- Music Technology&Performance專業(樂器演奏、Vocal)[뮤직테크놀러지&퍼포먼스 전공 (악기 연주자, 보컬)]
專業特色 #
Music Technology 專業是一個專注於音樂科技領域的教育課程,基於傳統音樂理論和作曲/演奏技術,深入探討以下專業領域:
- 電子音樂作曲/演奏技術: 探索基於演算法的作曲方法及音樂科技基礎上的各種作曲和演奏技術。
- 聲音合成: 學習加法合成、減法合成、振幅調變(AM)、頻率調變(FM)等聲音合成技術。
- 音樂編程: 開發創意作曲和聲音設計環境,並利用音樂圖形化編程軟體進行實務學習(例如 Symbolic Sound 的 ‘Kyma’ 和 Cycling 74 的 ‘Max’)。
- 聲音設計: 理解音響和數位音頻理論,並為各種媒體(如影像、遊戲等)進行聲音設計。
- 現場電子音樂表演: 探索現場表演所需的各種創意點子和技術。
課程 Road Map #
各專業優缺點 #
- 器樂專業&歌唱專業:
學習爵士的機會相對高,一言以蔽之就是從爵士出發學習各式各樣的曲風。
學習這兩項專業非常建議就讀,有相當多的校內外演出機會,理論課程也很豐富。
即便以爵士聞名,但也有玩各式各樣曲風的人,有機會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樂團。
像我目前就跟同屆的組了Indie-Rock, J-Pop樂團,跟爵士一點關係也沒有,因此不用擔心這所學校曲風太侷限。
- Music Technology:
如上述介紹提到的,2024年升格為學部後Music Technology專業中細分了以往沒有的Music Technology&Performance專業(뮤직테크놀러지&퍼포먼스 전공)。
這方面似乎是Music Technology專業的教授們希望學生能接觸更多演奏的機會,並將所學的電子音樂技術運用在演出上,實際上成果如何可能還得觀察看看。
而電腦音樂作曲專業(컴퓨터 음악작곡 전공)則融合了原先細分出的作曲、音響工程及聲音設計專業
這方面我認為是3年下來教學成效不佳,區分過細導致不符合時代的走向,因此合併起來,畢竟現今的音樂產業,只擁有一兩項技能是很難生存的。
如果對這個本校本專業有興趣的話,有幾點必須要知道。
首先作曲我認為相當優秀,畢竟最初就是從作曲開始發展出來的專業。
而雖說是叫電腦音樂作曲專業,但其實學習更深入的DAW或是一些業界流行的Plugin (如Serum)的使用技巧的機會並不多。
取而代之的是教授一些較根本的理論和操作,就如上述提到的利用音樂圖形化編程軟體(如Cycling ‘74公司 出的MAX )學習聲音合成等等的理論並實作。
雖說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困難,但學習並理解根本的邏輯後,往後不論是遇到什麼樣的新工具,都能用同樣的邏輯和操作創造新的聲響。
在現今工具時時刻刻推陳出新的時代,我認為比起學習一款新的工具如何操作,學習最根本的理論是叫實際且效率的作法。
如果想要學電子音樂需要大量操控電腦軟體的實用性技術,檀國大學並不適合。
如果學習Midi作曲有興趣的話,還是要思考自己是對哪方面的Midi作曲有興趣,如果是想學習DAW或是流行Plugin的操作,可能看Youtube學會更適合你。
結語 #
以上就是在檀國大學新音樂系就讀至今的心得。
對韓國實用音樂系及韓國音樂生態有興趣的話,歡迎在上方點擊韓國實用音樂系留學
分類瀏覽我的其他文章。
其中有包括我來韓國的契機、從中央大學在學重考到檀國大學的過程、以及我在大學的生活。
之後也會持續更新,有關於入學問題或是代辦問題歡迎填寫本網頁最下面的表單(點擊直接跳轉)
或是透過其他標注的方式連絡我。